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繁衍 >> 孙悟空,为何非要打死六耳猕猴谁叫他总爱听
在西游记里,六耳猕猴算是一个悲剧的角色了。他曾经也是一个追风少年,也想跨过海角山河。
奈何他把上天赋予的超能力,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最终导致悲剧降临了。
最早出现“六耳”一词,是在菩提祖师的卧室里。当时祖师正在思考,要不要传授悟空独门法决,悟空就说: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这里的“六耳”,很显然不是指六耳猕猴,而是第三个人的意思。人只有两个耳朵,“更无六耳”是指不会有第三个人了。
悟空想说的是,既然没有其他人偷听,那祖师就请传我长生之道吧。
说到偷听,很多人都会想到顺风耳,他是神仙能听遍三界。作为妖怪,六耳猕猴同样拥有此能力的。
如来佛祖说过,“此猴能知千里外之事”。可见六耳猕猴确实拥有偷听的本事,算是妖界中另类的存在了。
很多修仙小说,经常把六耳猕猴说成跟太上老君同时代的生灵。
那时混沌初开,鸿钧老祖在紫霄宫讲道,据说能到那边去听道的,就有可能成为上古大神。像女娲、太上老君、西方准提道人、元始天尊等等。
这六耳猕猴当时还小,自然是没资格去现场听道的。
于是,就用起了神通去偷听,立马就被老祖发现,对其进行了严厉处罚,并告知三界今后“法不传六耳”。
以上只是小说的桥段,但“法不传六耳”,在道教和佛教确实有类似说法的。
在《西游记》里,六耳猕猴不仅能偷听三界,他还特别喜欢听别人的墙角。
在探听到唐僧赶走悟空后,他就想出一个取代悟空的毒计。
六耳猕猴趁着八戒、沙僧都去找水,唐僧独自一人时,就变成悟空样子,跪在路旁捧着装满水的磁杯,请唐僧喝水。
想用苦肉计,获得唐僧的原谅。
此时唐僧非常口渴,正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要是被六耳猕猴骗了,同意让他护送上西天去。
那接下来就没有悟空啥事了,后面被封斗战胜佛的,就是六耳猕猴了。
可惜,他还是低估了唐僧对悟空的绝情,并没有上他的当。
有人说,真假美猴王那回,被打死的猴子其实是孙悟空,而不是六耳猕猴,这都是没认真看原著乱猜的。
原著中,当如来佛祖说出六耳猕猴来历时,“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像,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这六耳猕猴是发现自己暴露了,主动逃走的。这种情况下,真假悟空就一目了然了,不会存在打死真悟空的情况。
再说,六耳猕猴没跑几步,就被悟空给抓住了,如来佛祖还没来得及劝阻,直接就被悟空打死了。
这个过程时间太短了,在众目睽睽下,谁都没办法掉包的。
那么,悟空为何急着把六耳猕猴打死呢?
只能说是六耳猕猴自己要作死,怪不得别人的。
先说他变成悟空的模样,打唐僧、抢行李,败坏他人名声,按悟空的脾气怎么忍得下去?
再说他那变化之术,连天庭众神、佛门菩萨,地府鬼差都无法识破。要是不打死,再变成悟空模样惹事,到时就百口莫辩了。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六耳猕猴太爱听墙角了,听完了还到处做坏事,换作谁都是无法接受的。
六耳之死说明一个道理:爱听墙角不是一个好习惯,听了又到处乱八卦的,就更加让人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