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天敌 >> 一日一ldquo缠rdquo
慧寂拜见洪恩禅师,请问怎么才略见到佛性。洪恩说:“一间房子,六个窗户。屋内有只猕猴,窗外有群猕猴。东窗外猕猴叫了声‘猕猴’,屋内猕猴应一声。西窗外又叫了一声,屋内又应一声。就如许,窗外六处猕猴次第叫嚷,屋内猕猴逐个应答,不知与哪一只相会为好。你看怎办?”慧寂说:“若是屋内猕猴睡着了,外貌猕猴想相会,又何如办呢?”洪恩跳下禅床,握着慧寂兴高采烈:“猕猴和你相会了!猕猴和你相会了!”
启发:面临外界的纷扰举棋未必时,心里的反映维持从容沉着,这才是理智的。
良价在普愿处,正巧碰到恩师云岩的忌辰,设斋上供。学僧问:“禅师在云岩那处必然获得了很多教训吧?”良价答:“未尝垂蒙指导。”学僧困惑地问:“既然不蒙指导,何以还要设斋供奉?”良价说:“我怎敢违抗他呢?”学僧又问:“禅师既然为先师设斋,那末是必定他的宗风了?”良价答:“半必定半不愿定。”学僧问:“为甚么不统统必定呢?”良价答:“若是统统必定就孤负先师了。”
启发:完整依赖教师,将会落空自我;若无教师指示,也难觅得真知。别人能够崇敬,然则不要敬拜。
洞山良价禅师行将圆寂,对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活着间沾了一点儿闲名,今朝躯壳行将散坏,闲名也该裁撤了。有谁能够为我裁撤闲名?”殿前一片静默。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梵衲大声道:“老梵衲,您的法号是甚么呀?”洞山大声笑着说:“好啊!此刻我没有闲名了。”因而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圆寂。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