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

新西兰弄走了湖北猕猴桃,还让中国人付版权

发布时间:2023/1/26 21:48:03   

大家好,我是乌鸦。

相信不少人在超市购买过奇异果,就是这种长得像猕猴桃,吃起来像猕猴桃,唯独售价不像猕猴桃的“进口”水果。

其实,猕猴桃和奇异果,说穿了还真就是一码事儿,二者本是同一物种的两种不同叫法,只不过一个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土特产”,另一个则是从新西兰“留洋”一圈回来的“海归”。

农产品的引进、交流在当今社会其实并不罕见,经济作物的发源地,并不一定有最适合其生长的环境。

比如原产美洲的玉米,从明清以来就成了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原产我国的大豆,却成为了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支柱农产品。

如今繁荣的国际农业市场,也是以各种经济作物之间频繁的交流、培育和创新所支撑起来的。

但“猕猴桃”和“奇异果”之间的落差,还是让国人很难不介怀。

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奇异果价格高,是“割韭菜”的智商税;更多是对国产猕猴桃“恨铁不成钢”的感慨。

1

早在千年前,猕猴桃生长在湖北省的广袤山地中,早在《诗经》中就有“隰有苌楚,猗傩其枝”的记载,其中“苌楚”很可能就是后来的猕猴桃。

到了唐宋时期,猕猴桃的称呼开始风靡民间,唐朝诗人唐岑有诗句就写道“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

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猕猴桃的记录则更加详细:“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古时的猕猴桃,远没有今天超市里卖的个头大、口味甜。这种又酸又涩的小果子自然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并没有流行开来。

到了19世纪末,随着大量西方商人和植物学家对中国的调查,猕猴桃这才有了“出头之日”。

年,以研究中国植物而闻名的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E·H·Wilson)在中国西南地区进行科考时,发现了猕猴桃。

在意识到其潜在的经济作物价值后,威尔逊特地带了一批猕猴桃种子回到英国进行栽培。

不过可能是因为带回的都是雄株,这批猕猴桃并没有结出种子来,而威尔逊本人也更在乎猕猴桃的园艺价值,并没有把培育果实放在心上。

时间来到年,一位叫做玛丽·伊莎贝尔(MaryIsabelFraser)的新西兰教师,来到湖北宜昌探望亲戚时,对当地的猕猴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离开时,她特地带走了一批猕猴桃种子,并在回国后交给了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埃尔森(AlexanderAllison)的园艺专家。

可能是新西兰暖湿的气候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埃尔森成功让猕猴桃开花结果,并且兜售给了更多的果农。

过了十来年,一位名叫海沃德·赖特(HaywardWright)的园艺家培育出了一种新品种,个头更大,甜味更足,这个品种很快就开始风靡新西兰的各大果园,成了举国上下都在种植的经济作物,如今最风靡世界的新西兰猕猴桃品种,便是以海沃德的名字命名的。

新西兰农业的新世界,就此打开。

20世纪中叶,猕猴桃在新西兰已经颇受欢迎,猕猴桃产业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恰好时逢二战,一批驻扎在当地的英美海军也开始爱上了猕猴桃。

新西兰的果农们发现了商机,趁机想办法把猕猴桃出口到英美。

这样一来,这种原产中国湖北的小野果,在伦敦和洛杉矶的街头摇身一变成了高贵的神秘东方水果。

最早在种植时,猕猴桃在新西兰被称作“中国醋栗”(Chinesegooseberry),但是因冷战期间意识形态的因素作祟,所有带有“中国”字样的商品,在欧美市场都很难打开销路。

商人们开始着手给猕猴桃改名,再改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名字如“美龙瓜”(melonette)“阳桃”(古代中国对猕猴桃的命名)后,猕猴桃还是销量平平。

直到年,水果商发现奇异果棕色毛茸茸的外形,和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Kiwi)莫名相似于是,猕猴桃被命名为“Kiwifruit”,中译“奇异果”。

在萌萌吉祥物的加持下,“奇异果”终于打开销路,而且在大部分消费者心中,奇异果和几维鸟也被绑定在了一起,转而成了新西兰的国家代表。

2

奇异果在欧美市场大放异彩,很快,更多国家的果农都注意到了这种水果的经济价值,开始纷纷引进种植。

除了新西兰,奇异果在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地,都有着相当广袤的种植区域。

这样一来,全世界各地的奇异果果农都纷纷陷入了严重的内卷,各地的果农都在打低价策略,搞得一开始最有优势的新西兰果农苦不堪言。

为了帮助本国果农,扶持国内最有潜力的农业项目,新西兰政府选择帮持奇异果产业。

最早,新西兰政府只是提供了一些技术上的支援,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设计了奇异果分拣机,年成立了专门负责远洋货运的包装冷藏公司,年颁布了奇异果的纸箱标准等等。

~79年,新西兰政府的农业学家开始和果农合作,推出了多项国家标准,比如规范了果子的含糖量、果子的腐败标准等。在昆虫授粉和病虫害防治方面,政府也为果农提供了诸多帮助。

到了80年代,虽然新西兰对奇异果产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但果农的生意仍然没见好,反而开始了过量采摘,疯狂降价的价格战策略,陷入了恶性循环。

年,由于出口了大量低价奇异果,新西兰果农遭到了美国的“背刺”,美国对其实行了反倾销法,大幅度削减了新西兰奇异果的进口量。

祸不单行,年,美国加州还起诉了新西兰果农,导致后者遭直接罚款高达上百万美元,果农们一片哀嚎。

见势不妙,新西兰政府果断出手全盘接管了国内的奇异果生意,他们联合多户果农,成立了“奇异果营销局”,展开“绿色奇异果”计划,从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和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全面对本国奇异果行业进行管理。

年,奇异果营销管理局正式改组,更名为“佳沛”(Zespri),这个“新西兰国企”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奇异果界的“灭霸”。

3

佳沛“垄断”了新西兰所有的奇异果种植、经营和运输生意,也就是说,在新西兰国内,除了佳沛相关的奇异果生意,其余都是违法行为。

这一霸道行径也引起了其余果商的不满,新西兰另一家水果巨头Enza就对此表示不满,每年都会和新西兰政府进行大量掰扯。

为了从头打造奇异果品牌,佳沛在果农端,就实施了大量惠农政策。

原本果农这行基本就是“靠天吃饭”,碰上丰年能收获一番,但是碰上病虫害和气候不好的时候,只能自负盈亏。

而在签约佳沛后,果农会事先收到佳沛支付的30%费用,等到收获之后,再根据产出情况,支付剩余70%的尾款,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即便是收成不好的年份,果农也可以保证回本,如果果农出品特别优秀,还会获得佳沛提供的额外奖金。

除了采购方面的帮持,佳沛还会为果农提供从育种到病虫害防治的全方位技术指导,大大减少了果农的工作量。可以说,在新西兰拥有几亩奇异果果园,不说财务自由,也基本说得上吃喝不愁了。

随着佳沛的发展壮大,新西兰本地的果农逐渐不能满足佳沛的需求。

于是佳沛在全球各地的奇异果产区都开始积极扩张签约果农,迄今,佳沛在日本、意大利等国都有签约果农,基本上一年四季,佳沛都能收获从全球多户果农不间断提供的鲜果。

除了庞大的果农基数,佳沛在产品标注方面更是下了大量心血。

佳沛奇异果如同工厂流水线一样整齐划一的出品,全部依赖于佳沛强大的筛选和运输系统。

从果农的种子刚刚结果,佳沛就开始对果子进行追踪筛查,果农不能在允许范围之外使用化肥,并且在采收前的三个月完全禁止使用农药。

佳沛采用了详细的溯源系统,当产品出现问题后,可以迅速定位到出现问题的果园乃至植株上。

在果子成熟后,佳沛会对各果园的果子进行抽查,对果子的大小、农药残留、病虫害情、果肉颜色乃至硬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评级和筛选。

当果农的果子拥有“采摘许可证”后,佳沛就会统一对果子进行收购和筛查,所有的果子都会根据大小、糖度等属性进行分类,在经过坏果筛选、去毛等工序后,被装入低氧气含量的冷冻仓库中。

出货前,佳沛还会对奇异果进行多道抽检程序,在完全没问题后,这些经过层层筛选、精心分类的佳沛奇异果,才会装上佳沛的远洋货轮,发往全世界各地的超市。

佳沛的水果运输技术说得上冠绝全球,以进口中国为例,佳沛奇异果从新西兰到中国需要经过14天左右的航行,而在这途中奇异果的损耗率仅仅为5%,可以说非常高效了。

佳沛CEO曾经说过:“佳沛有信心,没人能提供这么营养美味且整齐划一的产品。”

庞大的规模、统一的出品,在新西兰举国之力的帮持下,佳沛成功占有了世界奇异果市场33%的份额,年,佳沛的全球应收额高达亿人民币左右。

4

举国之力完成的高度工业化流程,是佳沛摆在明面上的成功之道,但是佳沛在种子基因版权方面的执着,才是它真正的底牌。

在佳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1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