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

猴子主要以昆虫为食,是确有此事还是子虚乌

发布时间:2024/8/6 18:22:55   

1.

从古新世到始新世(万~万年前),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基本完成,形态与今天几乎没有太大差别。这一时期,哺乳动物的进化与繁衍是地球进化的主旋律。在距今万年前的古新世晚期,受极热事件的影响,地球非常温暖,棕榈树甚至生长在北极圈。在这个时期名为德氏猴的灵长目动物第一次用弯曲的手指抓住了树枝。在古新世晚期的衡阳盆地(中国湖南衡东岭茶)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亚洲德氏猴就生活在湖泊旁边的丛林中。从一开始,它就分化出三种不同的类型。

亚洲德氏猴,属灵长目始镜猴科,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真灵长类动物(是区别于“假”灵长类动物更猴而言,它包括现在的狐猴、懒猴、眼睛猴、猕猴、猩猩和我们人类以及它们在漫长地史年代中灭绝了的祖先),仅在地球生活20万年。德氏猴分6类,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森林中,其中北美支的勃兰特德氏猴有些特征像亚洲德氏猴那样原始,亚洲德氏猴是它们的表亲。这种早期像狨的灵长目,是一个复系群,属于简鼻亚目,但却同时又是现今眼镜猴及类人猿下目的祖先。德氏猴属仅有亚洲德氏猴和百吉卡德氏猴两属,其它的(如德米莎德氏猴、泰纽库拉德氏猴等)属于始镜猴科的另一个属。

2.

它的体重只有28克,身长不过2.5厘米,只能以昆虫为食,属日行性动物;它的吻部很短,头部大而圆,有两排细小的牙齿;它有相对很大的眼眶,一个较大的眶下孔,里面有三叉神经通过,存在着较为发达的触须,这是猴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万年前,亚洲德氏猴已具备与现代灵长类形态上非常接近的特征。

人的牙齿由2门齿,1犬牙、2前臼齿、3臼齿组成,但亚洲德氏猴有4个前臼齿。比利时德氏猴与亚洲德氏猴的牙齿结构最为相近,但前者只有3个前臼齿,纵有4个前臼齿,它的第1前臼齿比较靠外且不在齿列上,是在退化的过程中。而亚洲德氏猴4个前臼齿完整的排列一起,它比比利时德氏猴更为原始。

3.

始新世时,北大西洋版块裂缝将北美和欧洲一分为二,南美与南极也不再完全相连。印度和苏格兰经历着造山运动,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海水覆盖了非洲、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热带棕榈植物甚至向北扩张到伦敦盆地,从当时北半球热带亚热带地质特征交相出现的情形来看,这些地区的温度并没有现在热带地区的温度高,但降水却极为充沛。温暖的气候为哺乳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环境。许多现代哺乳动物都能够在始新世找到自己古老的祖先。

4.

从白垩纪到渐新世,乌拉尔山脉东侧的图尔盖海峡把亚洲和欧洲隔成两段。当时的动物必须翻过白令海峡横穿北美,再跨越格陵兰大陆桥才能从亚洲迁徙到欧洲。始新世时,作为现代狐猴和眼镜猴祖先的灵长类动物开始在丛林里栖息繁衍。当时的非洲和南美四周完全被海水包围,这使得它们独立进化出一个与欧洲、亚洲和北美都有所不同的生物群。但在中国发现的德氏猴和在比利时、法国发现的德氏猴显然关系更加密切。或许在始新世某个时期,从亚洲到欧洲的旅行,并不像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万重关山。

在所有现存的低级灵长类动物中,眼镜猴在进化序列上是最接近高级远亲的一位,它的眼球拥有高级灵长类才具备的视网膜中央凹,这个不起眼的小凹点可使得它大脑所感受的图像呈三维立体状,而低级灵长类动物所共有的脉络膜毯却在它的眼球中无法找到。这些化石在进化谱系上已经明显倾向于现代眼镜猴,德氏猴是具备高、低级灵长动物原始特征的始镜猴家族成员。

5.

德氏猴出现时期,地球正经历持续10万年间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万年前)”,高温使海底可燃冰融化,并释放大量甲烷,地球大气含碳量大幅增加,气温骤增3-5度,而高纬度地区平均升高8度。突如其来的高温,让一些从“生物大灭绝”事件中幸存的哺乳动物趋渐灭绝,尽管它们可以在漫长的地球气温攀升中逐渐进化出更适合环境的体温调节机制,但它们的调节进化速度却跟不上地球温度攀升的速度,德氏猴随着极热事件的结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生理特征截然不同的灵长目动物。高温使哺乳动物退居二线,冷血动物崭露头角,这时泰坦蟒顺应环境变化成了地球的新霸主,而随着气温越过了泰坦蟒能承受的极限,它甚至没能坚持走完“始新世极热事件”,约万年前,泰坦蟒灭绝,在地球上昙花一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如果对我的内容感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2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