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习性 >> 警察书记戴永亮乡村振兴领头人
村子里辅助猕猴桃和葫芦生长的架子一眼望不到边。
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忙着采摘猕猴桃,“红心绿肉黑芝麻”的红心猕猴桃果香扑鼻,一口咬下便满嘴爆汁。
架子上的小葫芦沐浴在阳光下泛着亮色的嫩绿,让人不禁想把它切片或是切丝下锅翻炒。
中秋时节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红星村,干部群众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黔西南州公安局派驻红星村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民警戴永亮在一旁盘算着今年的产量和效益……
挂满枝头的猕猴桃。
抓党建激活力
“红星村有党员42名,他们思想觉悟高,但年纪偏大。要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还需更多年轻人助力。”戴永亮积极着手培养和发展年轻党员和致富带头人。
村里的小伙苏建伟,30岁,思想积极上进,考虑问题具有前瞻性,在外打工时不计较薪酬,只为学习技术,后来回乡创业,两年勤劳致富,在县城买了一套门面与一辆小车。小伙子乐观向上,时常帮助群众解决难题,人缘不错。
像苏建伟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很快便成为了戴永亮提请村党支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对象。
短短一年间,戴永亮在红星村发现不少好苗子,由村党支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人、预备党员1人。
“老党员,新党员,形成一批‘示范员’。”戴永亮表示,“我们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把全体党员组织到产业基地里劳作,现场学技术,改观念,高度统一干事创业兴产业的思想认识,让党员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起来。”
红星村之前的“三会一课”学习等活动,由于大多是老党员,为学习而学习、“照本宣科”的居多。“戴书记来了以后抓学习务实创新。”红星村党支书李忠金说,光是“新国发2号文件”就做了系统学习辅助,还通过老党员、新党员集中学习交流和“结对子”,大家的发展思路都活络起来,纷纷带头发展种植业。
查看猕猴桃产业基地。
兴产业稳增收
这段时间,正是猕猴桃的上市期,在红星村的党建活动室,党员干部组织村民们分拣红心猕猴桃装箱忙得热火朝天。今年全村猕猴桃产量约有5万斤,已经销售2万斤。
据了解,红星村往年的猕猴桃产业都是私人进行承包经营,由于经营不善,每年产量只有1万斤左右,产量不好且年年亏损,经营者也是一年一换,导致年无人接手。村两委研究后,决定由村委会把“大梁”挑起来。
“村里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技术。”戴永亮说,为了解决种植技术方面的问题,他想方设法邀请了云南、四川等地及农村农业部门的专家6批次、10余人到红星村来免费指导,培训红心猕猴桃种植技术。
在专家指导下,红星村的干部群众很快掌握了蔬果的气流标准以及猕猴桃溃疡病防治、人工授粉、修枝、绑枝技巧和知识。大家根据专家制定的《时令季节管护表》规范管护,促进了今年的猕猴桃产量大幅度提升,品质更优、口感更佳。
在积极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同时,红星村还有部分流转土地不适宜种植猕猴桃,怎么合理规划利用好这些土地,也是摆在戴永亮等一众党员干部面前的难题。“如果不利用好流转土地,村里将无法支付土地流转资金。”戴永亮说。
戴永亮出门考察,从外地引进了葫芦种植商家,10余户群众参与,如今葫芦瓜密密麻麻挂满架。“葫芦小时是疏散,成熟后可以做乐器、可以做器皿,也可供玩赏,效益相当好,今年产量在80万个左右,村委会可以从商家处提出每个葫芦1角钱的收益,总计8万元,除去土地流转费用还有剩余。”
产业做起来,群众稳增收。今年红星村群众参加猕猴桃和葫芦种植劳作,务工收入达到90万元。
创平安促和谐
戴永亮是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但他仍是一名人民警察,创平安促和谐也是他的主责主业。
化身法制宣传员。村里常常组织召开宣讲政策法规的群众会、院坝会,戴永亮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逢会必到”“逢到必讲”,严防严禁“黄赌毒”“盗抢骗”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都成了群众的“必修课”,这全面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防范观念。
用好用活微警务。建立红星村多元共治微警务群,除了推送一些法治宣传知识,每次走访群众或者组织院坝会的时候,都会提醒群众发现安全隐患或者诈骗案例务必在群里及时反馈。“交通安全宣传也纳入到微警务群中,交通事故特别是二、三轮车交通违法得到有效防控。”戴永亮表示,将交通安全意识牢牢根植在群众心中,一年以来,红星村人员伤亡交通事故零发生。
平安乡村强根基。戴永亮极力推进“数智乡村·平安守望”项目建设,他向黔西南州公安局争取资金支持、网络安全部门技术指导,与移动、电信等公司对接,发动群众自愿加入,总共安装公共视频监控60余个,实现红星村交通要道公共视频监控全覆盖。
“戴书记在村里的工作值得点赞,谋划产业、排忧解难、维护稳定,真正是履职尽责、用心用情,村里的干部群众都信赖他。”普安县派驻红星村工作队队长孟丹说。(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