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天敌 >> 西峡县重阳镇乡村振兴的河北营实践
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周美娇通讯员华中强
干净整洁的路面,整齐划一的民居,葱茏茂密的花草树木,新颖多样的文明主题墙绘,现代化的美丽乡村面貌尽收眼底......行走在西峡县重阳镇河北营村,如同置身于田园画卷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事实上,河北营只是重阳镇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阳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文明、富裕的小康社会,其中重要一项措施,就是依托“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内涵和底蕴,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建设环境优美、文化文明、产业兴旺、群众满意的新农村。
河北营位于重阳镇重阳村,包括3个村民小组户人,其中1个党小组,10名党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重阳镇以河北营为试点,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普及推广全镇。主要把握三个方面。
产业振兴是前提。河北营过去有手工红薯粉条制作和菊花酒酿造的传统,其中手工红薯粉条制作技艺从清中叶始,已有多年的历史,依据河北营的自然和历史,该镇除了加大力度培育和壮大这“两产”外,重点发展袋料香菇和猕猴桃特色产业。目前河北营有19户从事传统的手工红薯粉条制作,年产粉条5万多斤,3户从事菊花酒酿制,年产量2吨多,新建香菇菌棒制作工厂1家,带动户种植袋料香菇,年种植规模达余万袋,18户种植黄心果等优质猕猴桃90多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生态宜居是保障。该镇在实现村庄改厕、生活垃圾清洁、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基础上,投资万元,重点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其中,立面改造余平方米,铺设沥青和水泥路面0余平方米,修建花坛20个,栽植各类绿化苗木余株,修建橡胶坝1处,安装花岗岩河道护栏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墙体绘画36面。目前河北营已成为重阳镇美丽宜居乡村的样板。
富裕文明是主旋律。重阳镇是中国九九重阳文化的发源地和优质践行地,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河北营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紧紧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孝善敬老传统相结合,以村里心系民生的举老——李鹏程、爱国华侨-李钧钰等古今乡贤为榜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制定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等治村管民积极作用,做到法治引领正方向,德治教化促提升,使村子的方方面面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百姓生活富裕、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