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天敌 >> 光照强就一定气温高吗气温和光照与果树生长
作者简介:曹泳春,年出生,中国农科院教授,果树专家。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年从事果树营养学研究,一直深入到农业 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全国南北果区建立了多个优质高效示范园。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有《曹泳春务果论》和《果树营养循环学》。
气温和光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有很多果农误以为,光照和气温等同,光照强就一定气温高,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光照和气温虽有关联但性质迥异,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气温就是大气的温度,主要分为日温差、年温差和相对温差,其取决条件与热量相似,同时还受天气、洋流、锋面气旋等影响。
光照就是光线的照射,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光照用年太阳辐射总量来衡量,主要受纬度(太阳直射程度)、大气透明度(即云层厚度)和日照时间等影响,其他影响因素有天气、山地阴阳、坡度、建筑物间距、植物株行间距等。
太阳辐射是地球接受太阳的能量,太阳辐射与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联系在一起,它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受光照、纬度、海拔、云层、日地距离、气候等影响。
气温和光照都是一种能量,都具备一定的热量,但是光照条件好,不一定热量条件就好,反之亦然。一般来说,光照多的话热量高,不过地下也可提供热量。例如,高原大山上的光照充足,紫外线强烈,但气温却很低,因而常年冰雪积存不化。四川盆地,四面环山云雾重,光照差,纬度和海拔低,气温高。南阳虽然是盆地,但也是平原,而且纬度高,昼夜温差小,光照充足,冬季气温偏高,并非苹果树的优生区,但适宜桃树的生长,西峡山区适宜猕猴桃发展。
植物的营养制造和营养转换与光照有关,植物的营养循环和品种差异与气温有关。例如,果树的叶片吸收空气中的 化碳制造营养和提取根系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无机矿物质转换为有机营养都必须要通过光合作用来完成,而大棚里的日光灯则可以替代阳光来完成。入冬,气温下降,果树进入冬眠状态,营养循环完全终止,开春,气温升高,蒸腾力加强,果树重新开始进行营养循环。
土壤的肥力就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土壤对光照并不敏感,但对气温依赖性很强,因此说,果树的地上管理主要是通风透光,地下管理主要是水肥气热。例如,大棚种植,人们往往注重了地上的光照和温度,却总是忽视了地上的通风和透气,更主要是大意了地下的温度提升。还有,露天果树管理,开春3—4月份,地上气温高,地下温度低,营养循环并不协调,一旦遭遇倒春寒或浇水施肥不当,就必然发生腐烂,树上喷涂“普德金”,地下施用“双桂1号+奶蛋白+菌细胞”,效果格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