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

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故事中国日报网

发布时间:2023/4/21 16:43:38   
北京痤疮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中国日报》国际版报道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

云雾缭绕中的十八洞村

记者冯志伟张余

“山那边是什么”“是山”“那边的那边呢”“山,还是山”……湖南湘西的武陵山区,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就像诗中所说,被绵延无尽的重重大山所包围,虽然风景秀丽,但却阻隔着一代代山民们走出贫苦大山的梦想。

隐身在这片山区深处的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村落,一度十分闭塞,村民们长期徘徊于贫困线以下。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生存环境的桎梏世世代代困扰着这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摆脱贫穷似乎永远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然而,当你再次踏入这个大山深处时,你会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贫穷落后的山野村落,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带货直播点、动植物种养基地、苗绣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热门景点,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相比7年前翻了九翻,大批在外“游子”陆续回归家乡开始了集体创富之路。

十八洞村的今非昔比,源于“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与实践。7年来,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引领下,这里的大山不再成为村民们摆脱贫穷的障碍。

“出窝凤凰”返乡当网红

“火塘是我们传统的保暖方式。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它来熏腊肉。”穿着鲜艳苗服的施林娇正坐在火塘旁网络直播,向“粉丝”们介绍当地土特产,挂在火塘上的一排排地道烟熏腊肉让网友们垂涎不已。

施林娇是从十八洞村“飞”出去的“金凤凰”之一。24岁的她去年从浙江音乐学院毕业,后在湖南浏阳市工作。几个月后,她辞去工作回到十八洞村,制作出一系列网络视频来宣传家乡。这份充满热情的事业由一个三人创业小组完成:施林娇负责出镜,而她的两名伙伴施志春、施康则分别负责策划节目和剪辑视频。

施康曾经在湖南省长沙市从事新媒体领域的工作,之后又受到施志春的启发和鼓励,萌生了在自己家乡创业的想法。施志春则是三人中的精神核心,先后攻读长沙中南大学的英语本科生和吉首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离开吉首市返回十八洞村,并成为这里首位返乡就业的硕士。

从年起三人各自从城市回到家乡,他们决定携手合作,利用现代传播渠道将家乡向外界推广。十八洞村位于山水秀美的武陵山区之中,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全,且人多地少,村民们过去只能依靠几亩薄田种植粮食糊口。这些大学生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十八洞村人,亲身经历了曾经的贫困和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对改善家乡生活抱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1岁的施志春说:“我想让我的家乡被更多其它地方的人知道,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可以更多地销售这里的特产。”

为了实现这个朴素的愿望,他们很快策划并拍摄了一系列视频,并发布在国内的主要社交网络平台“抖音”上,这让他逐渐找到了一种有效宣传十八洞的方法。“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充分展示苗族的文化和传统,例如我们在干农活时的样子,我们的特色美食,还有苗歌、苗舞。”

不久之后,三人小组在抖音上已经收获了近10万名粉丝,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越来越多的粉丝们开始购买十八洞村的土特产。施志春说,他们目前已经卖出了数百公斤的腊肉,而村民每卖出一公斤腊肉就可以赚到60元人民币(合8.5美元)。除此之外,他们也在尝试销售胡椒、米酒、猕猴桃等其他土特产。为了将来能销售更多种类的产品,同时更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施志春正计划着成立自己的食品公司甚至食品加工厂。

施林娇直播苗家菜

老支书的苗绣工厂

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们并不是唯一拥抱十八洞村光明未来的人。

石顺莲正坐在工作台上手指翻飞,缝制一幅火车头主题的精美苗绣作品。刺绣号称“针尖上的芭蕾”,讲究手法和技巧。石顺莲今年66岁,曾任十八洞村的村支书17年。年退休后,她重拾旧时爱好——苗绣,作为苗族传统手艺,石顺莲希望它可以帮助村里有需要的妇女们增加额外的收入。

石顺莲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年来访问十八洞村时,名村民中有57%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元。她说:“当他问我们村民一年能挣多少钱时,我心里很难受。”石顺莲自年以来一直担任村支书的职位,但由于落后的自然条件,仍然难以改变十八洞村的贫穷面貌。

惭愧、自责、忧虑等等诸般情绪混杂在一起,一连串的问题涌上她心头:有什么办法能让十八洞的村民自己发展起来,能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达到小康?可是现在自己已经六十岁,这个村支书也必须要让给年轻人了。等我退休了,还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做的、可以帮上忙的?

石顺莲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热爱的苗绣手艺。十八洞村是苗寨,这里的苗家女孩们十一二岁起都会跟着妈妈、奶奶学苗绣,只是这份手艺后来渐渐失去了传承。“我就想把这些会做手工艺的妇女组织起来,让她们在家门口赚点小钱。”

虽然一直说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位老支书可是个十足十的“行动派”。年退休后,当年5月她就组织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她腾出自己家里的三间瓦房,改造成了苗绣工坊。在这位“石大姐”的带领下,久被尘封的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成为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法宝。

为了更好地传承手工艺和工匠精神,这个苗绣工坊的作品一直坚持手绣、不用机绣。配色不对,拆掉重绣;图案歪了,拆掉重绣……作为工坊里技术最高的绣娘,石顺莲对其他绣娘们耐心、细心地指导,对每一件绣品都严格把关。

石顺莲绣制精美作品

年起,合作社与中车株机公司达成合作,中车每年向他们订购一批以火车头为主题的苗绣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德国、奥地利、塞尔维亚、马来西亚等国的客户。石顺莲笑呵呵地说,“中车现在每年给我们十万,是我们最大的客户。”

六年过去,十八洞村现在已有55户村民加入了苗绣合作社。全村多名妇女中,上至八十多岁、下至二十多岁,已有名重拾绣花针成为“绣娘”,其中能独立做产品的高级绣娘有28人。在订单多的时候,绣娘们每月仅靠苗绣就能增加两三千元的收入。

虽然苗绣事业已小有所成,但对于下一步的发展,石顺莲还是有许多担心。她告诉记者:“订单量不饱和,而且暂时没有能设计图案的人才,这是现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此外,石顺莲也希望将来有更多资金的话,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工艺品专卖店,多做一些挎包、钱包、书签、帽子等苗绣小产品,作为十八洞村的特色纪念品在专卖店里销售。

村民们利用当地传统工艺来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这恰与“精准扶贫”理念相合。这一理念强调对扶贫对象的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尤其是要因地制宜地培养合适的产业,才能真正实现脱贫不返贫的目的。

苦尽甘来的贫困孤儿

当一些村民开始了摆脱贫困的努力,其他人也在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商机。其中一位就是33岁的龙先兰,他发现十八洞村植物繁茂、蜜源丰富,正是养蜂佳地。

从年开始,龙先兰逐渐踏上自己的养蜂事业之路,并从最初起家时的四箱蜜蜂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箱。他的收入也随之大幅增长,去年的收入已超过40万元。

在成功进军养蜂业之前,龙先兰曾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孤儿。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改嫁了,父亲也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去世,留下他和妹妹相依为命。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又夺走了妹妹的生命。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只能向酒精寻求麻痹和慰藉。

种种不幸之后迎来的幸运是,龙先兰在十八洞村各项扶贫措施的支持下,开始努力养蜂。这份“甜蜜”的事业不仅增加了他的收入,更促成了他的美满姻缘。

龙先兰说:“我是在十八洞村的一次相亲大会中认识她的,但因为我以前是出了名的穷,她的家人一开始非常反对我们交往。”于是他等了一年,当自己的蜂蜜再次丰收时勇敢地上门提亲,终于在年求婚成功。

龙先兰的蜂蜜生意在为他自己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帮助了更多村民脱贫致富。目前,十八洞村及周边村庄已有多名居民加入了龙先兰带头创立的蜂蜜合作社,这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曾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现在都已脱贫。

龙先兰告诉记者,他从养蜂业中获得的机会,使他从一个毫无生活目标的穷苦孤儿变成了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尤其是年牵手我爱人之后,我感觉我运气一下子好了,不管做什么,就算碰到什么困难也不怕,觉得一定能克服。”现在的龙先兰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充分享受着家的温暖和舒适。

富起来的施成富一家其乐融融

脱贫摘帽“燕归来”

龙先兰是十八洞村民摆脱贫穷的一个缩影。从前,寨子里的村民们更多地是靠单打独斗摆脱贫穷;如今,更多的村民靠的是集体发展特色产业致富。正如十八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孙中元所说:“发展合适的产业是十八洞村未来的关键。”

除了独特的苗族文化,十八洞村还有着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十八洞村首先对基础设施进行了翻新,包括水、电、路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保持了苗族村寨的特色风貌,做到“修旧如旧”。年5月正式成立了十八洞旅游公司,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加规范的统一摆渡、统一讲解、统一服务。去年十八洞村游客量已达到60万人次,相当于年的两倍。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目前,全村已有两百多人从事旅游及相关服务工作,包括经营农家乐和民宿,担任导游、保洁、保安、摆渡车司机等等。

在过去,十八洞曾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空心村”,因为年轻人纷纷到珠三角、长三角打工,“除了春节之外,村里大多时候只有老人小孩。”而现在,原本偏僻冷清的深度贫困村已经越来越兴旺繁荣,这吸引了多名漂泊在外的“燕子”回到了家乡。

根据当地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村民们还发现猕猴桃种植在这里非常具有优势。但是由于土地有限,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1亩(0.公顷),这使村里无法大规模种植猕猴桃。于是在年,十八洞村采用“飞地经济”的发展模式,从邻村流转了亩土地来种植猕猴桃。依靠猕猴桃产业,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年都能得到分红,去年的分红就达到了元。

利用夯街峡谷优质的天然山泉水资源,十八洞村还和步步高公司合作开办了“十八洞山泉水厂”,村里提供水源和土地、并以品牌入股的方式占股20%。年,村集体从山泉水厂得到了64万的分红。

年,十八洞村整村脱贫摘帽,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元,大大高于0元的国家贫困线标准。年时这一数字达到元,几乎是年收入水平的九倍。“我现在的生活比我酿的蜂蜜还要甜!”龙先兰一语道出了十八洞村民们的集体心声。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3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