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天敌 >> 都是一伙的,六耳猕猴为何不救假沙僧你看看
话说孙悟空又犯错了,惹怒了唐僧,被唐僧念起了紧箍咒,疼得悟空死去活来,趁唐僧口松之时,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腾去,十万八千里外,跑去了南海落伽山找观音菩萨诉苦去了。
与此同时,六耳猕猴出现了,还抢了唐僧师徒的包袱行李文书等等,跑回了花果山,花果山突然就出现了六耳猕猴,由于六耳猕猴的样子和神通几乎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花果山上的猴子们都以为猴王孙悟空回来了,莫辨真假。
唐僧思量了一番,由于猪八戒和孙悟空经常不和,两人经常闹矛盾,唐僧还怕猪八戒胡言乱语,再次气恼抢了行李的六耳猕猴,当然,唐僧不知道他是六耳猕猴,只以为他是孙悟空,于是唐僧就派沙僧去花果山讨行李文书。
沙僧到了花果山之后,由于这次沙僧不再沉默寡言了,还对假孙悟空说了一番好话,然后假孙悟空六耳猕猴洋洋得意地说,我不跟唐僧,我也能去西天取经。沙僧奇怪了,怎么可能呢,没有唐僧,你怎么可能会取得真经呢。
这时的假孙悟空六耳猕猴于是对沙僧说:“贤弟,你原来蒙懂,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谅你说你有唐僧,同我保护,我就没有唐僧?我这里另选个有道的真僧在此,老孙独力扶持,有何不可!已选明日大走起身去矣。你不信,待我请来你看。”叫“小的们,快请老师父出来!”果跑进去,牵出一匹白马,请出一个唐三藏,跟着一个八戒,挑着行李;一个沙僧,拿着锡杖。
天哪,原来假孙悟空六耳猕猴已经从猴子当中,找了能变化的猴子,分别变成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真沙僧看到那假沙僧,一下就怒火狂烧了起来,真沙僧见了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里又有一个沙和尚!不要无礼,吃我一杖!”好沙僧,双手举降妖杖,把一个“假沙僧”劈头一下打死,原来这是一个猴精。
都是一伙的,六耳猕猴本来可以救假沙僧的,为何又不救假沙僧,让他被真沙僧给打死呢?为何假孙悟空六耳猕猴就这样让沙僧在他眼皮底下把假沙僧给打死了?看完下面就会懂了。
原来那假孙悟空六耳猕猴在装恼,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东冲西撞,打出路口,纵云雾逃生道:“这泼猴如此惫懒,我告菩萨去来!”那行者见沙僧打死一个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回洞教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都吃了。另选一个会变化的妖猴,还变一个沙和尚,从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题。
假孙悟空六耳猕猴先在装恼,还让沙僧顺利撤退,逃跑出去,还直接就跑去南海落伽山找观音菩萨告状,这时假孙悟空六耳猕猴一个表现出卖了他的目的,那就是,假孙悟空六耳猕猴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这点很重要,已经暗示出了假孙悟空六耳猕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就是想让真沙僧跑去观音菩萨处告状。
后来就出现了真假孙悟空上天入地找人分辨他俩谁是真谁是假的故事了,可是天上的神仙和地下的鬼神也没法分辨他们来,即使跑去南海落伽山找观音菩萨也无补于事,最后两猴子一直打架打到了西天去见如来佛祖。
如来笑了笑,然后就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关键词,四猴混世,这词一出,连观音菩萨都还在懵逼中,这时观音菩萨就向如来佛祖讨教问:“敢问是那四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如来佛祖说的这四只神猴,第一自然就是灵明石猴,他最厉害,他就是真孙悟空,最后说的就是假孙悟空六耳猕猴,划重点啦,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这就是六耳猕猴的本事!
那么,这六耳猕猴到底是谁?一个人只有两个耳朵,三个人就有六个耳朵,六耳于是呼之欲出了,他就是第三者,由于如来佛祖说六耳猕猴听到别人的语音之后就能推测其看法和结论来,这意思已经昭然若揭了,六耳猕猴就是真孙悟空心中那个怨念所幻化生出走火入魔的假孙悟空,因为他在此故事前面就被唐僧所误解,还被唐僧念紧箍咒惩罚,脑袋疼,真孙悟空于是对西天取经这事产生了怨念,故此引发了真我和假我两种一正一邪的思想在作斗争。
总结:这才是真假孙悟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般的道理,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做人应该要有自己原则和底线,做事应该先立志定目标,志向和目标一旦选好和确立之后,要毫不动摇,为着自己的志向目标坚持下去,即使再难,也不能幻化出假孙悟空六耳猕猴那般急功近利的妄念来,踏踏实实地去干就对了,一步一个脚印,因为,成功是没有捷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