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这种果实在我们收获以后,往往它是比较硬的。消费者拿到以后,不能够立刻吃,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它才能够软下来,这个时候食用味道才最佳。咱们在采收的时候,因为里面含有一些酸的物质,所以是并不太适合直接吃的。大约要过个五六天,它的酸度才会慢慢的降低,此时它的果肉开始慢慢变质。因此,为了让我们减少损失,尽可能的让它的保质期多延长一段时间,采收之后的储存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们会选择用气调库来储存。它可以帮助咱们人为的调控储藏室里面的气体种类,提高相关物质的浓度,降低含氧量的大小。让果实能够减少呼吸,抑制气体的形成。储藏库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进行工作的,通常情况下,气调库里面氧气的容量保持在2%到3%是比较合适的。需要气体容量,建议保持在4%到5%。氧气浓度在1%以下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缺氧呼吸,此时它的味道会有淡淡的酒香。因此一般情况下氧的浓度不能低于2%,不然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当然二氧化碳的含量也不能太多了,不然的话果实的外皮就会变得非常的硬,而内部的果皮软化以后,水分特别多,而中间的部分则没有办法软化。这样的风味消费者很难接受。我们建立气调体系,一般通过充气置换法,先降低内部的氧气含量。之后再通过果实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的氧气,达到调节库内气体的目的。由于我们储藏的果实它在不断的呼吸,从而导致库里面的二氧化碳成分会持续的升高,当超过一定限度后,便会对大部分的果子造成危害。因此库内的气体成分,必须要经常的定期检查,并且进行控制。而气调库通常是在密封的低温状态下储藏,一般人员不能自由出入。必须要在库外建立比较准确有效的监控体系,随时控制库内气体成分的变化,以免大部分的水果受到损伤。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果实入库。在入库储藏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从田间采收的果实,它们的温度往往比较高。如果直接把它放到冷库的话,大约经过七天才能够让它慢慢的降到零度左右。但是如果我们提前的把它放在稍冷一点的环境里面处理,大约只需要8到24个小时就可以达到零度了。,经过这样处理的果实,它的整体储藏性要明显的好于那些直接放到冷库里面的果实。我们可以采用抽风来预冷,还有水遇冷,冷库预冷以及鼓风预冷等这些措施。但通常情况下抽风预冷最为普遍,也较为经济。如果一次收获的果实非常多的话,入库量太大。那么我们放进去的果实,带进去的热量也过大,库内的温度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的降下来,这样也非常的容易导致果实提前就软化了。因此我们在入库的时候,必须要将果子分为几批来进行。这样冷库才有能力将果实的温度比较快的降下来。第一次进行入库的数量大概占总库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以后每一天按照整体容量的6%到10%来装入,免得引起内部温度变化太大。入库之后,先把箱子散开摆放,等过个一两天以后,这时果实的温度已经降到零度了,我们再按照要求来进行码放。没有经过提前降温的果实,入库的时候,要直接的将果实放在果箱里面。等到果子的温度变为零度的时候,再把它装入放置了特殊气体的保鲜袋内,这样有利于果子迅速的降温。整个入库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制冷剂全部都开动,不能够停机。有一点大家要注意,箱子在里面堆放的时候应该留一些主风道,大概为50到60厘米之间。还要留一些测风的距离为30到40厘米,它们要跟冷风机的方向垂直。码放的时候不能紧挨着墙壁,要跟墙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大概距离在20到30厘米。每个箱子之间也要有所间隔,大概留1到2厘米。要是码放的比较高的话,那么离顶部要有50厘米的距离。另外箱子底下还要垫,一定的木头,这样有利于内部的空气流通。上述的办法是通常采用的保鲜该植物果子的方法,它们能够有效的防止果子很快的软化,增加了它的保质时间,也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