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繁衍 >> 假悟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小说,明代的学者袁于令就曾说过:“闲居之士,不可一日无此书。”清代的刘一明更是在谈及西游记时说:“《西游》,世法道法说尽,天时人事说尽。至于学道之法,修行应世之法,无不说尽。”可见,《西游记》并不是人们固有思维中的只是简单的描写妖魔鬼怪与打打闹闹,或是仅仅停留于孩子们的童话。虽然表面上,《西游记》简单易懂,写作水平远不及《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但实际上,西游记却是四大名著中最难解读,包含人生哲理最丰富的一本书。
西游记书影这本书从回目到描写内容,充满了令人费解的疑问,今天我们主要来解读假悟空的真实身份。
读过《西游记》的朋友恐怕没有不知道“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的,这得益于该故事的回环曲折,给人以印象深刻的感觉。
真假孙悟空首先是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头目,紧接着又因为打死了寄宿老汉的儿子,而被唐僧赶走。之后便是六耳猕猴的出场,也就是假悟空了,他打昏了唐僧,抢走了行李。再后来便是沙僧讨要行李、在南海发现悟空,以及两个悟空上天入地辨真假了。
这回故事,不同于往常故事,主要在于:这回的妖精是另一个“悟空”,再就是这一难不是简单的解救唐僧的故事,从师徒二人闹掰,到最终和好,可谓每一幕都回环曲折。另外,这次沙僧也当了回主角,尤其是他和假悟空的对话,可谓是把假悟空的邪恶可恨,描写的淋漓尽致。
沙僧多年来,人们对假悟空的真实身份产生了许多猜测,这里就详细分析一下:第一种看法便是“假悟空就是六耳猕猴”,这种说法也是有理论根据的:如来不是说有四猴混世吗?但真是这样吗,我们可以假定假悟空是六耳猕猴变得,但要知道,天下可以辨明真假的只有悟空的火眼金睛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满天神将都不能辨明,连观音都无从下手呢?难道是观音的法力比不过悟空?这也显然不对,那就得引出第二种观点:假悟空是悟空的对立面,这也许有些晦涩,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在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或是难以割舍的事情时,常会表现为两种人格,而这两种人格也会幻化成两个互相独立的人物。这一表现手法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诸如《聊斋志异》、《倩女幽魂》等都有所涉及。
六耳猕猴两个悟空在打至灵山时,如来正在讲经,可这时,他突然中断讲经,也许是意识到悟空们的到来。但他之后说的一席话却值得人玩味:“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们为人都是一心一意,可有人就有二心,而且正反两面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同样的话还出现在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的回目里:“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这二心显然指的就是悟空,人们常说做人不能有二心,这便是“二心”的最好写照,悟空怨恨唐僧把自己赶走,竟也产生歹心,置唐僧于死地,这可能与人们印象中的悟空形象有所不同。但种种迹象却也有所证明:譬如说,紧箍咒只有一个,已经套在了悟空的头上,为什么假悟空也有?金箍棒只有一个,假悟空怎么还有?这更能说明,假悟空是悟空的邪恶面。早在悟空在三星洞学艺的时候就曾对菩提祖师说过:“此中并无六耳,只有弟子一人”的话。这里的六耳指的是第三人的意思,两个人有四个耳朵,三个人就有六个耳朵,六耳和六耳猕猴应该不是名字上的巧合,也许所谓的六耳就是悟空另一个人格的体现。
如来那为什么如来还要说假悟空是六耳猕猴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说明真相也许太过直接。如果是那样,悟空与唐僧以后如何和平相处?这只是如来的一种委婉说法点醒悟空,让悟空放弃自己的二心,而悟空也用打死“所谓的六耳猕猴”的做法向如来表示自己取经的决心。
果真,自此以后,在西行路上,师徒四人再也没有发生过分歧,这一难也可以看作是师徒四人从分散走向真正整体的里程碑。
师徒四人,我将继续和大家谈谈西游记的故事。
欢迎大家围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