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习性 >> 说起乡村振兴,福建这个地方为啥这么牛
永泰县同安镇农民收割水稻。通讯员 陈成才摄
连续一周走访永泰,新鲜事接踵而来——
永泰入选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系全省唯一,将获得中央财政奖补1亿元;
在坵演村研学,到春光村游玩,去坂埕村采摘,再去汤埕村泡温泉……沿着大樟溪,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把两镇十村庄串点成线,一村一特色,令人目不暇接;
深入村子,年轻面孔明显多了。90后“新村民”入选村两委,高学历研究员驻村工作,返乡创业青年参与政府项目,新想法、新项目层出不穷;
与村民畅聊,他们不仅在家门口就业,还入股公司、合作社,曾经的贫困户过上年收入20多万元的小康生活。
探寻背后故事,是永泰县围绕“创新”做文章,探索出一套乡村振兴工作法,谋划出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出一张乡村治理新药方,争当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
吴拱成摄
一套工作法
要当示范,就要勇于突破。永泰的第一抓手是——创新工作法:构建政府、村民、社会“三方”协同机制,探索出以党建引领的“工作组+合作社”乡村振兴共同体模式。
工作组由乡镇领导、村主干带头,团结乡贤能人、乡建团队、国企代表等群体组建而成;合作社由村集体、企业、乡贤、村民等有机组合,共同注册成立合作经济组织。新工作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吸引、整合、调动社会资本和力量共同参与振兴。
这样的创新工作法在大喜村已初见成效。
青山绵绵、湖水清澈、竹林静谧、白鹇翩翩,大樟溪畔的大喜村充满诗意。这里是国家森林村庄,鹇来人家、雨和民宿、喜气山房等特色民宿广为人知。
村村都在搞振兴,大喜的资源优势在哪里?短板是什么?发展定位又要如何与众不同?在县乡指挥部领导下,今年村里成立了以县乡村振兴干部研究院+村两委的工作组。工作组通过几个月的田野调查分析,为大喜的发展梳理出了脉络:
优势——基础完善的生态资源;
短板——农产品单一,田地有限,人口少;
定位——农文旅结合发展,做大生态游学研学,农产品走多元化路线。
有了方向,还要有平台。在工作组的调研分析决策下,村里把原有的3家合作社调整为1家——大囍生态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带头人就是村支书黄时杰,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资源入股,成为股东。“以前3家合作社单一、同质,无法做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收也不明显。”黄时杰告诉记者,合作社做的第一个项目是猕猴桃立体农业。
以青山为幕,以沃土为台,在大喜水库沿岸,村民们三五成群,一边忙着松土、除草、平整土地,一边谋划:下个月猕猴桃就能种下去,还要搞旅游……
村民张忠爱站在田埂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土地租赁的收入外,猕猴桃鲜果销售每年保底有12万元,再加上开展猕猴桃采摘体验,又有十几万元。“还要搞猕猴桃花卉餐饮,村里还会再组织研学团队来搞猕猴桃花摄影等,又是一笔收入。”张忠爱说,以前只知道靠种田赚钱,现在不一样了,村民可以搞种植,也可以搞服务,还能当股东。
围绕“生态游学研学”的发展定位,合作社还在谋划50亩林下林芝种植、亩李果采摘等项目。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依托“鹇来谷”观鸟摄影基地、小海狸团队驻村工作室、雨和民宿等资源,建设森林教室、开展生物多样性研学活动。
县乡村振兴干部研究院驻村办公室顾问张金来告诉记者,驻村小队除了分析梳理全村的资源,还整理出一套高效的工作制度,包括收文制、例会制、财务分析制、农产品生产供销体系等,大大提高了村两委处理日常事务的效率。
“从数据来看,线上鲜果销售基本不赚钱,还是要以推广为主。”“今年的伴手礼搭配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记者来到村部时,两名驻村研究员正在与村干部开例会。这样的会,驻村办公室已召开了23次。
当问起村里的变化时,村干部张孟华滔滔不绝:“现在我们打造出了喜文化品牌,建立了大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