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形状 >> 糖尿病人需要知道的黄金运动时间被揭示
20年前,刚刚进入晚年的王大爷,才50岁就被确诊患有糖尿病,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控糖生活。他每天吃的饭菜都是清淡无味的,抱怨这样的日子不像人过的。
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不吃碳水化合物就能够逆转90%的糖尿病。”他想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能过上幸福的余生。
然而,他坚持了半年,血糖确实有所稳定,但几个月后他的身体出现了其他问题。这种好时坏时的波动让王大爷的子女非常担心,但王大爷始终认为是自己坚持不够久导致的。
不吃碳水真的能够逆转糖尿病吗?糖尿病患者应该采取怎样的饮食模式才更健康?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大敌”吗?
一、不吃碳水化合物真的能逆转90%的糖尿病吗?
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损伤引起的疾病。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的数据,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18岁及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已达到11.2%。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除了遗传等生理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超重等也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科学的饮食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碳水,但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适量摄入碳水”的建议引起了许多争议。
《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对比低碳水和极低碳水饮食对缓解2型糖尿病的实验中,低碳水饮食效果更好。6个月后,低碳水组的糖尿病缓解率达到53%,而且减重效果也明显,血糖也有所改善,并且还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因此,限制碳水摄入量能够有效且安全地缓解糖尿病。
尽管这项研究在欧美得到了认可,但仍有很多争议声音存在。有人指出,虽然研究短期效果明显,但12个月后的随访结果却变差,而且该研究主要针对欧美人种进行了实验设计,没有亚洲人的相关研究数据,因此是否具有效果还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性因素。
总的来说,饮食模式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仍需进一步探索,具体采取何种饮食模式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考虑。
二、作为碳水大国,中国人该如何摄取碳水?
国内也有关于碳水与糖尿病的研究,医院的研究团队证实了碳水摄入量和类型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并指出,在能量摄入中,碳水摄入占49%至56%时糖尿病风险最低。
此外,研究人员还指出,碳水摄入对机体的生理运转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摄入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越多,糖尿病发病率就越高。因此,建议摄入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更适合预防糖尿病。
那么,什么样的碳水属于高质量的碳水呢?其实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高质量碳水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议多食用:
1、全谷物
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植物化学物质。常见的全谷物有糙米、荞麦、玉米、薏米、燕麦等。
2、薯类
薯类的热量较低,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带来饱腹感,并且有助于控制血糖。紫薯、芋头、山药等都属于薯类食品,摄取时还能提供其他营养素。
3、西兰花
西兰花富含微量元素,对胰岛素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是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摄入的食物之一。平时多摄入西兰花也能发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效果。
4、蓝莓
蓝莓的碳水含量低,热量低,不易引起血糖上升,且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是最建议摄入的健康水果之一。
三、哈佛新研究:预防糖尿病,别在这个时间运动
现如今,糖尿病对人们的影响已经不亚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高风险疾病。如何预防糖尿病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相关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
其实,已经有很多专家建议在预防2型糖尿病中进行运动,并表示定期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度以及降低相关并发症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运动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在上午或下午进行运动,糖尿病的风险大大降低。
《糖尿病学》杂志发布的关于运动时间与糖尿病风险的研究显示,对名参与者不同时间段的运动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上午或下午进行一定量的运动可以将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0%。
此外,研究人员还提醒,每次运动最好坚持30分钟以上,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打球、跳舞等有氧运动。但是要注意适度进行,避免受伤。
总的来说,想要更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好从生活习惯入手,多运动加上适度的饮食,已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对于那些无法极度自律或者不方便控制饮食的人来说,建议了解一下雅培益力佳SR?。
雅培益力佳SR?是专为血糖偏高者设计的营养品,它采用了独特的缓释系统,使营养缓慢释放和吸收,有助于平稳血糖。一杯雅培益力佳SR?提供了33种营养素,相当于一顿大餐的营养,但只会让血糖上升相当于不到一颗猕猴桃。
食用起来也非常简单,不用担心因为控制饮食而导致营养缺乏的情况。不论是康复期的糖尿病患者还是体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雅培益力佳SR?都是他们理想的营养补充选择!让我们一起拥抱健康,迎接挑战!
#雅培益力佳糖尿病健康饮食建议#更多精彩请打开百度APP,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