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 >> 猕猴的习性 >>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北京日报客户端
状如鸡蛋的椭圆形外观,色泽暗淡的绿棕色外皮,外覆一层短绒毛,在颜色各异、色泽饱满的同类中貌不惊人,却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猕猴桃。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特产,这种水果在一百多年前被来华的新西兰人带走种子,随船漂泊到异国他乡扎根,又在经历了长途跋涉、跨国营销和几次煞费苦心的更名以后,最终以世界知名水果奇异果的身份重回故里,整个旅程可谓奇异。
历经千年的野生果子
奇异果的第一站从它的发源地——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开始。夷陵是宜昌的古名,两千多年前是古荆州地,今天是三峡重镇。历经千年,万象更新,不变的是吹拂过这里的亚热带季风与屹立在西部的山地。早在先秦时期,充沛雨量与湿润空气就催生了西部山坡上一种古老藤本果树的生长蔓延,结成的椭圆形果子表皮覆盖浓密绒毛,内里是亮绿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
谁是尝鲜这种果子的第一人虽已无从得知,但《诗经》里记载了当时人们与它的初见。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苌楚是奇异果最早的名字,除了《诗经》,“苌楚”在《尔雅·释草》中曾经现身,南朝谢灵运在《庐山惠远法师》也曾提到它:“梗粮虽御,独为苌楚。”不过回到民间,对于这种貌不惊人的水果,称谓则要朴实得多,一般俗称羊桃、毛桃、山洋桃、毛梨桃等,至今湖北和川东一些地方的人仍习惯把它叫作羊桃。
然而它流传最广的名字却是“猕猴桃”,这个名称一出,就一直沿用至今。唐朝时,《本草拾遗》中出现有关“猕猴桃”最早的书面记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宋代时,开宝年间编纂的《开宝本草》里有:“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梨。”《安徽志》里也记录说:“猕猴桃,黟县出,一名阳桃。”而关于为什么会被起名为“猕猴桃”,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正如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绘猕猴桃形色时解释的那样:“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发源于夷陵山间的猕猴桃,在数千年间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向北延伸到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向西南去往贵州、云南和四川,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夷陵区雾渡河最为多见。但是,虽然历史记载源远流长,证明其上千年前就出现并被食用,我国的猕猴桃却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相比果园里人工栽种的桃、李、梨,属于猕猴桃的位置直到几十年前还是在山间小径上。究其原因,一是猕猴桃喜阴怕晒,畏旱又怕涝,对水分土壤的要求都较高;二是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花朵对蜜蜂的吸引力不强,人工栽培的难度较大。
但这不影响古代医学家对猕猴桃的浓厚兴趣。今天的人们知道猕猴桃的营养价值远超其他水果: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钾、镁、纤维素,甚至还含有其他水果比较少见的营养成分如叶酸、胡萝卜素、钙、黄体素、氨基酸、天然肌醇等。古时的人们对猕猴桃的养生功能也了然于胸。唐代《本草拾遗》的记载里就表明猕猴桃在当时已经被用作药物,是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者的滋补果品。
除了用药,猕猴桃漂亮的花叶还赋予了它观赏价值。猕猴桃的叶子呈圆形或心形,花开乳白色转黄色,有喜欢的人会在庭院中搭架、栽植观赏。唐代诗人岑参的《宿太白东溪李老舍寄弟侄》诗中即有:“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这样的审美与《诗经》中的描写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但即使被少数人家移植到庭院里,猕猴桃也只是用来观赏而非食用。野外的猕猴桃,如果生在深山中,多被猴子们摘去果腹;长在山径小道边的,则被山区人们利用,采摘入药、食用或贩卖。清朝的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今江西、湖广、河南山中皆有之,乡人或持入城市以售。”
归根结底,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漂洋过海人工栽培获成功
就这样,以药用或作观赏用的野果身份,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透露着一种野果的味道。不过年,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另一边的船票。
年,来到中国的不仅有外国商人,还有各国宣扬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地图上不少城市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湖北宜昌也不例外。苏格兰教会在宜昌专设分会,从苏格兰本土以及属地新西兰派了不少教士前来,其中一个是叫凯特的女教师,她的姐姐则是新西兰著名的教育学者伊莎贝尔。
在猕猴桃的原产地,凯特第一次与这种果子相见,被后来的西方人描述成融合了草莓、香蕉、凤梨风味的特殊水果,连同着“猕猴桃”的名字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姐姐伊莎贝尔来探望她的一次旅行中,凯特隆重向姐姐介绍了这种水果。
在返回新西兰的行李里,伊莎贝尔加上了猕猴桃的种子,带着它们漂洋过海到达南太平洋的岛国,将其交给自己办学所在地一位名叫亚历山大的植物学家栽植培育。此时的伊莎贝尔可能也未曾想到,这一举动使得新西兰后来成为全球奇异果的领导品牌,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
猕猴桃的生长需水又怕涝,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最适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空气湿度较高、湿润但不渍水的地区栽培。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通过采取饱和授粉的方式,即将蜜蜂种群规模保持在每公顷果园一定的比例,促使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
年,在南太平洋扎根的猕猴桃被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海沃德”。不同于它的老祖宗中华猕猴桃绒毛分布不均、触感粗糙的外形,改良后的新西兰猕猴桃个头更大,皮表绒毛分布均匀。更重要的是,相比野生猕猴桃皮薄肉软不宜保存,新的品种耐受磕碰、适宜储存运输。新西兰通过开发商业上可行的品种,不断改进运输、储存和销售的农业实践,猕猴桃已从山间野果发展为成熟的农产品,是时候把它推出国际市场了。
猕猴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积攒了一些人气,在驻新西兰的英国和美国军人中很受欢迎。二战结束以后,新西兰的猕猴桃又坐上邮轮,首先出口到英国,接着行至美国、加拿大等地,再继续转往欧洲地区。怎么给这种新水果起名字是一个重大的商业决定。一开始新西兰人介绍它为“中国鹅莓”,市场反应冷淡;接着改名“美龙瓜”,但瓜果税的征收在一些地区格外高昂。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
年左右,Kiwi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年,也就是猕猴桃来到新西兰之后的第七十年,Kiwifruit(奇异果)第一次在商业出口中被正式称呼,一家名为弗里达卡普兰的加利福尼亚进口商在向美国市场推出水果时使用了该名称。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再加上这个奇特的名字,使得奇异果在出口营销中重获新生。看到水果联想到这种萌萌鸟类的人们通常会心一笑,即使不知道Kiwi所指何物,也无法忽略这个朗朗上口的缩写名词。从Kiwifruit(奇异果)获得命名之日起,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时候,新西兰的猕猴桃出口量开始迅速增加,到了年,出口量已经远远超过国内的消费量。这个名称是如此的响亮,以至于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
带着多个“世界第一”回家
在20世纪70年代初,新西兰在猕猴桃栽培和销售的世界版图里一枝独秀,但随后奇异果的生产开始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20世纪80年代起,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其他国家开始出口猕猴桃,年,意大利成为猕猴桃的主要生产国,也几乎在同时,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遭遇了寒冬。
在此之前,新西兰国内的猕猴桃一直分散种植销售,短短几十年间就诞生了多个猕猴桃的品牌。果农各自为政的经营模式使得猕猴桃的品质参差不齐,加上在面临跨国贸易营销、反倾销等手段的力不从心,年,很多新西兰猕猴桃品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倒下。不破不立,多户新西兰果农在政府的号召下联合起来注销掉了各自的品牌,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公司——“新西兰奇异果营销局”。
这是一个大胆又精细的运行模式:多户果农按照原本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出资入股,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从品种选育到果园生产、包装、冷藏、运输、配售及广告促销环环相扣,标准系统化流程运行,加上新西兰政府每年投入上百万美元进行品种研发与生产技术革新,这样的实力使新西兰猕猴桃足以在全球统一行销。
到了年,新西兰猕猴桃业干脆建立了统一的品牌形象,营销局升级为全球最大的奇异果营销公司,即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营销公司。公司的产品是新西兰出口的所有奇异果,它们有着唯一的名字——“ZESPRI”(佳沛)。这是最大程度上的品牌累积,佳沛几乎成了新西兰的一张国家名片,也成了一个全球领先的猕猴桃销售品牌:每年生产近万箱佳沛奇异果;其中99%出口至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奇异果市场营销量的28%。
另一方面,猕猴桃的商业化生产也不再是新西兰的专属之路。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万吨,除了新西兰以外,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猜猜谁是猕猴桃产量的冠军?猕猴桃的故乡重新夺冠——年中国居首位,占世界猕猴桃总产量的56%。
新西兰猕猴桃的品种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商业化销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之而来。历时一百多年,曾经出口的水果以“进口水果”身份回到了老家。精彩的音译“奇异果”这个中文名字又给它加分,猕猴桃摇身一变成了奇异果,身价也跟着翻了一番——在进口水果的柜台里,“佳沛奇异果”是按个头来售卖的水果。这也让国人意识到,这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的水果注定会在国内庞大的水果消费市场里大有作为。
世界上市场化的猕猴桃品种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新西兰海沃种的“美味猕猴桃”,另一大类——是我国的中华猕猴桃。经过研发栽培,华中地区的长江流域和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一带中华猕猴桃产量最为丰富。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参会的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在国际上坐实了猕猴桃的原生地。而基于丰富的品种资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分别从四川和湖北野生中华猕猴桃的品种中,培育出了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为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下。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中国创造
无论红心黄心,都是中国自主培育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国,也是猕猴桃属植物分布最多的国家,野生猕猴桃有52种之多,其中有种个大味甜的“优等生”叫做中华猕猴桃。以它为鼻祖,往下栽培的两支在猕猴桃市场也是鼎鼎有名:一支是果肉金黄的黄心猕猴桃(金艳猕猴桃),一支是果心红色的“红心猕猴桃”(红阳猕猴桃)。前者是武汉植物园利用湖北的野生猕猴桃资源选育出来的,这也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出的猕猴桃品种。然而却生不逢时,在国内市场暂时无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823.html